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斯柯森 > 行业新闻

合格的防疫医用口罩,这项物质一定要检测

2021-05-12来源:www.skesen.com


 
 
2021年我们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防疫,出门聚会、人群聚集还是需要戴口罩。一款合格的口罩,必定是经过多层技术检测筛选才行。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环氧乙烷残留检测的检测。环氧乙烷本身是一种有毒和致癌的物质,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环氧乙烷被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内。
 
环氧乙烷具有穿透性强、灭菌温度低、对产品基本无损等特点,是当前医疗器械灭菌最主要方式之一。而无论是医用防护口罩,还是外科医用口罩,普通医用口罩都属于医疗器械。
 
疫情期间,我们购买的医用防疫口罩包装袋上会印有本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字样,这表明口罩是经过环氧乙烷灭菌的。每一批合格的口罩出厂前都要经过环氧乙烷灭菌,而残留量超标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有致毒、致癌的风险。这样一来,口罩就必须通过解析方式,使残留的环氧乙烷释放,达到安全含量标准,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厂上市。
 
根据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YY 0469 《医用外科口罩》、YY/T 0969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要求,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残留量不应超过10μg/g。
 
所以我们佩戴的防疫口罩都是经过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检测合格的产品。那么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怎么检测呢?用通常气相色谱仪检测环氧乙烷残留是一种非常高效、效果好的方法。
 
斯柯森GC-2020skspro气相色谱仪是一款针对医用口罩等医疗器械环氧乙烷(EO) 灭菌剂残留量检测专用的设备,其标准配置专用色谱网络反控版工作站,可对仪器进行所有数值参数的设定,支持智能化数据处理,可依据标准样品,直接检测输出分析对象中各类残留溶剂的名称、溶剂残留含量(ug/g)等,便于试验人员参考检测标准进行数据分析。


 

参照国家医疗器械相关检测执行标准
GB/T 14233.1-200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 16886.7-201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JJG700-1999气相色谱仪计量检定规程
GB/T 30431-2013实验室气相色谱仪国家标准
GB 292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15464-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 9329-1999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储存基本环境条件及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