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一化工园爆炸事故,分析化工厂爆炸的原因有哪些?
日期:2022-04-29
编辑:www.skesen.com
浏览:534
德国西部一处化工园区于27日上午9时40分左右发生严重爆炸事故,现场浓烟滚滚,腾起蘑菇云。截至当晚21时许,事故现场已发现两名遇难者。事故目前已造成31人受伤,另有五人仍然下落不明。据报道,爆炸发生在勒沃库森一工业园区的垃圾焚烧场,事故具体原因仍有待现场彻底排除风险后展开调查。

当地随后出动了消防车进行扑救,并对现场的空气质量展开监测。事故发生后,官方通过鸣响警报和推送警告APP信息等方式向该地区民众发出警告,并要求周边地区住户呆在室内、关好门窗。据目击者表示,可看见巨大的烟柱自拜耳化学公司(Bayer chemical company)建筑上方升起,据报工厂内一座处理设施也受到影响。浓烟正扩散至其他地区,带着一股刺鼻气味,一路飘到科隆。
化工厂安全事故并不少见,其中火灾爆炸占大多数,造成的危害较大。德国这一事故在警醒国内化工厂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清除知道化工厂易发生爆炸的原因有哪些,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1、可燃气体外泄
由于生产设备管理混乱,密封材料材质或检修不合要求,操作维护不当,在检修中未泄压却加外力,操作中巡回检查开停车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等因素造成设备的动静密封处泄漏、设备管道腐蚀泄漏、水封因断水,未加水跑气泄漏、设备管道阀门缺陷或断裂造成可燃气体泄漏,可燃气体外泄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2. 系统负压导致
由于系统停车、系统停水、操作失误,联系不当,报警联锁装置不全或失灵、气体人口管线被杂物、结晶体或水堵塞、用空气作试压、试漏,系统可燃物未清除干净、未加盲板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空气与可燃气体混合造成可燃性混合气体。这类事故大部分发生在气体输送岗位或与气体压缩有关的岗位,当发生在加压过程中时更加危险,因为在爆炸性混合气体中,一方面氧含量在增加,另一方面在加压后,爆炸极限范围扩大,更容易发生事故。
3. 氧含量超标导致
系统生产时氧含量超标,可能在许多部位出现,但究其原因集中在造气岗位,通常由操作失误、设备缺陷、人员违章、断油断汽或安全报警装置失灵所造成,氧含量超标可能超出造气岗位范围而在脱硫、变换、压缩等部位发生,应当引起特别重视。
4. 系统串气
系统串气有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高压串低压,形成超压爆炸;另一种是空气与可燃性气体互串形成化学性爆炸。前一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操作失误及低压无安全附件或附件失灵造成。如合成高压串低压液氨槽爆炸,合成高压串低压再生系统爆炸等等。后一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盲板抽堵错误,用阀门代替盲板或误操作造成。如某设备动火,内为空气,因系统未用盲板隔离, 可燃气体由阀门漏入或有人误操作打开关着的阀门,使可燃气体进入正在动火的设备,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而发生爆炸。
5.违章动火
(1)未申请动火证又无动火安全知识,私自动火;
(2)虽申请动火证但未置换彻底或取样方法不对,分析结果错误;
(3)动火安全措施考虑不周;
(4)动火现场安全条件未周密查看;
(5)动火系统与其它系统未彻底隔绝;
(6)动火作业证私自变更安全措施或更改动火时间;
(7)不置换动火或未维持正压动火。
这类事故是化工火灾爆炸事故的重点。由于动火作业技术性极强,管理要求较高,因此安技部门应切实控制好,以防事故的发生。